2019年5月(yue),教(jiao)育部批準泉(quan)州(zhou)職業技術大學(xue)等(deng)15所(suo)高校(xiao)為我國首批本科(ke)層(ceng)次(ci)職業教(jiao)育試點院校(xiao),引起社會(hui)廣泛關注。首批試點意(yi)味著沒(mei)有(you)現成的經驗可供(gong)參考(kao)和(he)借鑒(jian),一切從零開始,既是(shi)機(ji)遇(yu)也是(shi)挑(tiao)戰,職教(jiao)本科(ke)層(ceng)次(ci)改革必須尋(xun)求突破。
篳路(lu)藍縷,職(zhi)教本科試點打開探索奮進之門
一年來,各試點(dian)院校認真(zhen)貫徹落(luo)實教育部有關(guan)意見,堅(jian)持公益性(xing)辦學(xue),加大投(tou)入力度,持續提升辦學(xue)條(tiao)件;在辦學(xue)定位、人才培養模式等(deng)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(jian),扎實推動了試點(dian)工作(zuo)的開展。
一、理論(lun)指(zhi)引辦學定位:更加(jia)明晰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屬性(xing)。教(jiao)(jiao)(jiao)育(yu)部(bu)對本科(ke)層次職(zhi)業(ye)教(jiao)(jiao)(jiao)育(yu)試點(dian)(dian)工作的(de)核心要求,是堅持職(zhi)業(ye)教(jiao)(jiao)(jiao)育(yu)辦(ban)學定位,保持職(zhi)業(ye)教(jiao)(jiao)(jiao)育(yu)屬性和特(te)(te)色(se),培養區域經濟(ji)社會(hui)發展需要的(de)高(gao)層次技(ji)術技(ji)能人(ren)才,既要彰顯其(qi)職(zhi)教(jiao)(jiao)(jiao)特(te)(te)色(se),又要實(shi)現高(gao)層次。這就要求試點(dian)(dian)院校所培養的(de)學生(sheng)在職(zhi)業(ye)技(ji)能方面要明顯優于(yu)專科(ke)層次學生(sheng),同時在理論基(ji)礎、創新思維和終身學習能力上要不亞于(yu)普通(tong)本科(ke)高(gao)校學生(sheng)。這無疑(yi)是關(guan)系(xi)到教(jiao)(jiao)(jiao)育(yu)教(jiao)(jiao)(jiao)學全方位、全過程的(de)系(xi)統工程,要加強頂層設計(ji),結合(he)學校的(de)辦(ban)學積淀和優勢特(te)(te)色(se),明確試點(dian)(dian)工作的(de)總體目標(biao)、實(shi)施步驟和路徑。
遵(zun)循這(zhe)一思路(lu),包括(kuo)泉州職業(ye)技術(shu)大學本科(ke)職業(ye)教(jiao)育(yu)研(yan)究院(yuan)在內的各(ge)試(shi)點校正匯聚研(yan)究力量,結合實(shi)踐探索(suo)積極(ji)開展各(ge)院(yuan)校研(yan)究,嘗試(shi)為試(shi)點工作(zuo)提(ti)供(gong)理論支撐。
二、調整布局專(zhuan)業結構,更(geng)加體現本科層次職業教(jiao)育導向。本科層次職業教育(yu)在專業群(qun)建設中,有4點需要特別注意:堅持就業導向,主動服務國家戰略,融入區域支柱、戰略性新興產業,滿足產業發展對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新需求;堅持職教特點,厘清人才培養目標、規格和職業面向,避免設置學科導向明顯的專業;突出“高層次”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定位,重點選取崗位要求較高、解決較復雜問題、確需較長學制培養的專業;現階段會更注重與中高職專業的縱向貫通、有機銜接和一體化設計。
試點(dian)(dian)以(yi)來(lai),教育部連續(xu)兩年給予試點(dian)(dian)專(zhuan)業比較充足(zu)的招(zhao)生規模,支持試點(dian)(dian)院校擴(kuo)大(da)面向(xiang)中職招(zhao)生比例,允(yun)許試點(dian)(dian)院校參加專(zhuan)升本錄取,并在一些(xie)省份(fen)試點(dian)(dian)中職—本科貫通培養,參加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的學生規模迅速擴大。各試點院校也根據各自辦學條件主動對本專科結構進行優化調整,生源質量大幅度提高,學風、教風明顯提升,為后續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礎。
三、堅持產教融合,更加(jia)注重探索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新模式。各(ge)試點院校扎根地方,積極探(tan)索(suo)與本(ben)科職業教(jiao)育相(xiang)適應的(de)產教(jiao)融(rong)合新(xin)(xin)途徑、新(xin)(xin)模式(shi),如福(fu)建衛生用品產業學院、華為(wei)ICT學院、安踏產業學院、區塊鏈學院等成為產教融合的新生事物。
與此同時,試點院校更(geng)圍繞(rao)產業職業崗位需求,進行(xing)課程體系重(zhong)構,探索模(mo)塊化課程開發與學生學習成效的有機(ji)結合(he),內(nei)培(pei)外引建設高水平“雙師型”教師隊伍,建設先進的生產性實訓基地,開發實訓課程和新型活頁式教材,善用信息化手段改進教學方法,構建適合本科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等。
四、深化(hua)社會服務(wu),更(geng)加做強本(ben)科(ke)層次職業教育培(pei)訓體(ti)系。職(zhi)業(ye)培訓(xun),毫(hao)無疑(yi)問是本科職(zhi)業(ye)教育發展(zhan)的一體(ti)兩(liang)翼的重要(yao)一翼。
那么(me),試(shi)點院校必須面向在校學生、企(qi)業(ye)員工和社會公眾開展充(chong)分的、多層次的職(zhi)業(ye)培訓,以高(gao)質量的社會培訓能力反(fan)哺教(jiao)育(yu)教(jiao)學,服務終(zhong)身教(jiao)育(yu)體系。
五(wu)、細化學(xue)校(xiao)治理(li),更加注重本(ben)科層次職教治理(li)新體系。為(wei)保(bao)障試點(dian)工作的(de)有序推(tui)進(jin),急需全(quan)面升級(ji)與本(ben)(ben)科職業教育相適應的(de)內(nei)部治理新(xin)體(ti)系。首(shou)要任務(wu)就是全(quan)面加強(qiang)黨(dang)的(de)建(jian)(jian)設,貫徹黨(dang)的(de)教育方(fang)針,堅持社會主(zhu)義辦學(xue)方(fang)向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(ben)(ben)任務(wu),培養德智體(ti)美勞(lao)全(quan)面發展的(de)社會主(zhu)義建(jian)(jian)設者和接班(ban)人。同(tong)時,首(shou)批(pi)試點(dian)校要進(jin)一步健全(quan)運行機(ji)制,構建(jian)(jian)“以學生發展為中心”的三全育人體系,在教學模式、管理機制上也正探索打破常規,積極實踐與本科職業教育相適應的治理新體系。
以啟山林,本科職教試(shi)點還需多方聯(lian)動(dong)深化
首(shou)批(pi)15所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院校都是民辦,在沒有財政生均撥款、師資沒有編制的條件下,硬扛住了高職生存的巨大壓力和跨越式發展的重重挑戰,不光考驗著舉辦者和管理團隊的辦學初心、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熱愛、對職業教育的理解和信心,還要有足夠的定力和眼界。
一(yi)年過(guo)去了,試點工作(zuo)使(shi)命(ming)光榮,同(tong)時(shi)也面臨(lin)巨大的(de)現(xian)實壓(ya)力。我國是(shi)人口大囯(guo),就業是(shi)頭(tou)(tou)等大事,本科職業教(jiao)育(yu)無疑是(shi)一(yi)個很好的(de)解決方案,通過(guo)探(tan)索職業教(jiao)育(yu)發(fa)展(zhan)新路徑,更好地為地方經濟(ji)社會(hui)發(fa)展(zhan)服務(wu)。但本科層次職業教(jiao)育(yu)究(jiu)竟應該是(shi)什么樣子,目(mu)前并沒有標準答案。摸著石頭(tou)(tou)過(guo)河(he),還有很多要進(jin)一(yi)步探(tan)索的(de)內容。試點院校必(bi)須及時(shi)總結經驗和不(bu)足,加(jia)以(yi)改進(jin)和提升,不(bu)懈(xie)努力,不(bu)辜負國家(jia)的(de)信任和重(zhong)托,探(tan)索出一(yi)條扎根中(zhong)國大地的(de)、具有中(zhong)國特色(se)的(de)本科職業教(jiao)育(yu)發(fa)展(zhan)之路。
同時(shi),有關部(bu)門亟(ji)待(dai)加快頂層(ceng)制度(du)設計以保證(zheng)政策穩定性(xing),對本科層(ceng)次職業(ye)教(jiao)(jiao)育(yu)學位授予等重大問題給(gei)予及時(shi)關切和(he)解決;要允許試(shi)點院(yuan)校全方(fang)位開展各種(zhong)有益的(de)探索(suo),對可(ke)能出現的(de)各種(zhong)問題抱以更(geng)大的(de)包容度(du);此(ci)外,期待(dai)多方(fang)聯動,推動全社會對本科層(ceng)次職業(ye)教(jiao)(jiao)育(yu)這一新生事物的(de)共同關注、理解和(he)支(zhi)持,堅定構建現代職業(ye)教(jiao)(jiao)育(yu)體系的(de)信心。